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 中文名称
-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 英文名称
- Guangdong Dance and Drama College
- 简称
- 广东舞蹈职院
- 所属地区
- 广东广州、广东佛山
- 学校类型
- 艺术类
- 学校类别
- 公立职业学院
- 创建时间
- 1959年
- 学校代码
- 14407
- 主管部门
- 广东省文化厅
- 主要院系
- 戏剧系、舞蹈系、音乐系、社会文化系、艺术设计系
- 学校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水萌横路11号、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高尔夫路
- 占地面积
- 300多亩
- 建筑面积
- 8万多平方米
目录
学院的成立补齐了我省舞台艺术职业教育的“短板”,填补了我省戏剧、艺术类舞蹈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建院以来,学院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加速转变,加快发展,校区建设日新月异,师资队伍逐渐壮大,专业建设红红火火,教育教学欣欣向荣。
学院设有广州天河、越秀和佛山三个校区,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80000多平方米。校区遵循“岭南景观,文化校园,功能完备,动静相宜”的设计理念,由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区、科普区四大功能区组成。建有戏剧、舞蹈训练场,琴房,实训音乐厅,大、小剧场,国标舞综合大厅,艺术设计实训室和计算机机房、心理咨询实验室、图书馆等标准教学、教辅专业教学场地和设施。
学院通过对内培训、对外引进两种途径打造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300多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30多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50多人。特聘一批全国知名教授、艺术家任教。学院还在星海音乐厅、广东粤剧院、广东歌舞剧院、省文化馆等十多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实训实践基地。
学院依托行业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办学积淀,以服务文化强省建设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舞蹈、戏剧舞台艺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文化产业经营人才以及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开设了戏剧系、舞蹈系、音乐系、艺术设计系、社会文化系五大系列十九个专业方向,其中粤剧表演专业被列入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名单。
学院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尝试多种招生模式,除了普通高考三年制招生外,还获得了五年一贯制招生资格,并开始进行成人学历教育。不仅进行学历教育,还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不同年限、不同职业组合、不同时间段的职业培训和择业培训。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高、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教师队伍,文化、专业教师配备齐全,其中本科、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90%,大专学历为10%,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8%。学校在办学模式和专业建设上大胆创新,不断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形成鲜明的岭南特色。常设“中国舞”是广东省首批示范专业,开办了全国第一个现代舞专业,开设了东方舞、
2000年以来,为顺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确立“以生为本,德育先行,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办学方针,实行全面的改革,大力开展“德育工程”和“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被授予“中华文化传承基地”、获得“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奖”;多次被授予“广东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直属机关“文明单位”、广东省教育厅“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各级专业竞赛中屡创佳绩,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24项,省级奖励328项。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学校正努力实现由教学单位向教研单位转变。
戏剧系师资队伍庞大,教学经验丰富,常年邀请丁凡、关国华、郑培英、小神鹰、梅晓、梁健忠、彭炽权、余汉东、何笃忠、麦玉清、欧凯明、余勇、郭凤女等戏剧艺术家来校任教。
戏剧系积极探索有益于人才成长的多种教学模式,因人施教、因时施教,课堂教学、项目教学相互补充。同时,戏剧系配合学院,积极争取社会支持,想法设法解除学生及家长后顾之忧,粤剧表演专业(大专)免交学费,与广东粤剧院签署定向培养协议,使学生入学就有就业门路。
目前,戏剧系开设了粤剧表演、粤剧音乐及曲艺表演(粤曲演唱)三个专业,其中粤剧表演专业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
粤剧表演专业主要教授“唱做念打”舞台表演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为各粤剧院团及各地文化馆站培养演员和有特长的文艺骨干;粤剧音乐专业教授民乐演奏、粤剧伴奏、合奏、独奏等专业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为各粤剧院团培养专业的伴奏人员,为社会各文艺团体及文化事业单位培养专业的文艺骨干;曲艺表演主要为各曲艺团、曲艺社培养专业演员,为各文化单位培养多面型的专业干部。
戏剧系将继承优秀办学传统,以粤剧人才培养为龙头,带动潮剧、雷剧、广东汉剧、客家山歌剧、采茶戏及广东其他稀有剧种的高级艺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在校园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粤剧研究中心等,开展广东地方戏曲艺术研究,构建广东地方戏曲教学、创作、传播体系,在传承岭南文化和港澳台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广东舞蹈学校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所舞蹈专业学校,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创下了四个全国第一:1987年开设全国第一个现代舞专业;1996年开办全国第一个中专学历国标舞专业;2001年开办全国第一个东方舞大专专业;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成为全国中专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广东舞蹈学校为我国舞蹈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师生在文化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大赛、全国技能大赛、岭南舞蹈大赛、国内外各类国标舞大赛披金挂银、获奖无数。
舞蹈系现设三个教研室:基本功教研室、民间舞教研室、综合教研室。现有教师72人,多为我国老牌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其中本科学历44人,研究生学历5人。舞蹈艺术家陈翘、舞蹈理论家教育家李正一、舞蹈艺术家教育家马跃等均为我系特邀专家。
目前,舞蹈系开办的专业有中国舞表演、歌舞表演、国际标准舞、舞蹈与礼仪,有六年制、五年制、四年制、三年制中专,三年制大专,五年一贯制等学制,在校生1000余人。
舞蹈系拥有全国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校内有舞蹈教学楼和大小三个剧场,舞蹈教学楼有舞蹈教学课室、排练厅64间,其中国标舞排练大厅面积达1500平方米,兼有国标舞室内演出和比赛的功能。
舞蹈系着力构建以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外国民间舞为基础、岭南舞蹈为特色的中国舞教学体系;以比赛竞技与舞台表演相辅相成的国标舞教学体系,做强中国舞、国标舞等舞蹈核心专业,做大舞蹈与教育、舞蹈与旅游、舞蹈与体育、舞蹈与科技、舞蹈与非遗等舞蹈外延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自主意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扎实的舞蹈表演技能,有较强的舞蹈表演力、编创能力以及一定的舞蹈教学能力,打通学生的上升通道,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音乐系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25人。现开设声乐表演、民乐表演及键盘演奏三个专业,键盘演奏专业开设的《舞蹈钢琴伴奏》、《合成器伴奏》课程全省独一无二,民乐表演专业依托学院岭南音乐教学的独特优势,声乐表演专业继承我院歌舞并重的教学传统。
社会文化系伴随学院的成立而成立,成立当年便招收了首批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大学生。社会文化系的基础是学院的中职音舞、歌舞专业。
社会文化系拥有一支精湛的师资队伍,全系目前教职工近30人,本科学历达100%,聘请多年从事社会文化管理工作的老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
社会文化系培养人才的理念是“以知识带动能力,以能力促进就业”。具体教学中,“与社会零距离”、“与技能零距离”。校外依托省文化厅社会文化系统的资源优势,促学生提前拥有社会文化管理业务技能、职业思维和领导科学视野;校内依托舞蹈、戏剧、音乐、艺术设计等多种艺术办学优势,全面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业务专长,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输送后备人才。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是社会文化系的核心专业,分音乐舞蹈和社会文化艺术管理两个方向。培养艺术理论扎实、富有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文化事业管理基础知识,了解文化宣传与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掌握文化市场营销、品牌运作与管理、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各种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文化创意与媒介策划等的基本技能。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社会文化艺术管理、管理学、广告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营销、艺术概论、中国文化导论、公文写作、实用传播学、各国文化事业与产业、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艺术作品欣赏、影视表演、舞蹈形体、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等。
社会文化系将不断充实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将根据我省文化建设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设置新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广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教学硬件系里拥有独栋教学楼,设有多媒体教室、PC电脑机房、苹果机房、模型制作室、图片展示室、印刷室、设计室、服装实训室、灯光实训室、摄影实训室、化妆实训室。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