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工程街道

工程街道位于道里区东南部。辖5个社区。办事处驻经纬街275号。1946年建工程街公所,1948年改为街政府,1973年改公社,1982年改工程街道。1985年末,辖区东至高谊街与通江街道分界,西至车辆厂厂区西侧与正阳街道接连,南至经纬八道街、安隆街与经纬、安静、安和三个街道为邻,北至九站公园,面积1.8平方千米。
中文名称
工程街道
行政代码
230102012
身份证前6位
230102
长途区号
0451
邮政编码
150000
隶属政区
道里区
行政级别
街道
车牌号码
黑A
人口数量
3.8万人

目录

工程街道位于道里区东南部。辖5个社区。办事处驻经纬街275号。

历史沿革

工程街道工程街道

1946年建工程街公所,1948年改为街政府,1973年改公社,1982年改工程街道。1985年末,辖区东至高谊街与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230102012:

~001 111红专西段社区 

~004 111工程东段社区 

~006 111友谊小区社区 

~007 111工部南段社区 

~010 111工程小区社区 

【2002年?代码】

~001红专西段社区 

~002经纬九道街社区 

~003中医西段社区 

~004工程东段社区 

~005经纬十二道街社区 

~006友谊小区社区 

~007工部南段社区 

~008九站街社区 

~009友谊路西段社区 

~010工程小区社区

地方人口

工程街道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8875 

男19098 

女19777 

家庭户户数12952 

家庭户总人口(总)37748 

家庭户男18462 

家庭户女19286 

0-14岁(总)4695

0-14岁男2407

0-14岁女2288

15-64岁(总)29886

15-64岁男14609

15-64岁女15277

65岁及以上(总)4294

65岁及以上男2082

65岁及以上女221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0503

地方特产

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哈尔滨红肠

原名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已发现有

道里区处于

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始建于1907年3月,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犹太族裔商人伊·赤斯嘉科夫出资,在随军教堂基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教堂第一次扩建,在木墙外部砌一层砖墙,从而形成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起第二次扩建,历时九年时间,于1932年11月25日最终建成。目前圣·索菲亚教堂是在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东正教堂,可以容纳2000人。平面为拉丁十字。墙面使用清水红砖,砖雕精细,上部中间是巨大的洋葱头穹顶,四周有大小不同的帐篷顶,整体感觉错落有致。文革期间遭到部分破坏,曾经长期作为仓库使用。1997年修复,现为建筑博物馆,用以展示哈尔滨的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索菲亚广场索菲亚广场

索菲亚广场

索菲亚广场位于美丽的松花江南岸,占地5万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建筑景观、欧域风情闻名于海内外。区内标志性建筑——索菲亚教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07年,曾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中心休闲广场、建筑艺术广场均为景区内敞开式文化广场,夏日绿草茵茵、花团锦簇.音乐喷泉翩翩起舞、多姿多彩;冬日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大型冰景气势恢宏、风光独特。景区建有现代化专业展馆,内设大型城市建设规划沙盘,比例为1:600,总面积近400平方米,堪称一绝。景区内镭射厅、信息港、影吧、淄旱冰及啤酒广场、冷饮广场等休闲娱乐项目和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定期举办的“哈尔滨老照片展”、歌舞晚会等文化活动,吸引了中外游客来此休闲娱乐、观光旅游。

索菲亚教堂需要购买门票进入。进门正前方向上望有一幅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复制品。广场四角有一些卖俄罗斯商品的小店。

果戈里大街

果戈里大街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18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围绕市中心-台广场周边拉起了街基,果戈里大街出现了雏形。1902年,秋林公司为扩大经营,将位于香坊的分公司迁至南岗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楼房,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果戈里大街也逐渐开始夯实和扩展。

果戈里大街原名新商务街、果戈里街。1925年改为义州街。它位于南岗区中部,南起文昌街,北至一曼街,全长2 642米,原为方石路,1987年改铺柏油路面,车行道宽12~2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4米,步道板铺装,为市一类街路。1958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哈尔滨时题词"奋斗"而改称为奋斗路。2003年9月28日改称果戈里大街。

在这条大街上,保留很多古老和新型的建筑。和平电影院的建筑带有文艺复兴和歌特式尖顶尖券的浪漫主义色彩;亚细亚电影院是典型的古典复兴式建筑;大街中心的秋林公司是俄人开办的跨国公司,是反映新运动思潮的建筑;大街南侧的花园小学校原为日本总领事馆,是栋博采众长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对面的领事馆的官邸,现为省外事办公室,堪称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经典之作;在沿街两侧众多的异国情调的建筑群体中,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最为突出,最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果戈里大街另一个优势是有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俄罗斯商品民间贸易街区,主要经营来自俄罗斯的旅游纪念品,为此,当地政府大手笔的规划使果戈里大街提档升级,建设真正意义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

为了展现历史岁月,满足人们的怀旧情结,哈尔滨的有轨电车再现果戈里大街上,让人们重温"老镜头",再现旧风情。改造后的果戈里大街成了一条文化名街,道路两侧为现代马蹄石,每隔一段镶嵌一块刻有黑龙江历史文化名人名典,名歌名曲和名著的大理石石板,以展示黑龙江的历史文化和底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华氏451    下一篇 阴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