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垂体卒中

目录

垂体突发出血、缺血、梗塞、坏死,并引起突发性鞍旁压迫和颅内高压症或脑膜刺激为特征的急性综合征。

病因

1.常见诱因

外伤、放疗、炎症,药物如溴隐亭、氯丙嗪、抗凝剂,酗酒,可致颅内压和血管内压力瞬间升高事件: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血管造影、某些垂体功能试验如TRH试验、GnRH试验等。

2.发病机制

垂体肿瘤继发出血;肿瘤生长迅速超出自身血供能力而出现缺血性坏死和继发性出血;血管出血与梗塞;生理性与病理性腺垂体增大继发出血。

临床表现

1.颅压增高的症状或脑膜刺激征

突然发生颅压增高的症状或脑膜刺激征。

2.蝶鞍邻近组织压迫的症状

如向上压迫视觉通路、间脑和中脑,引起视力急剧下降、视野缺损,也可损伤嗅神经,甚至危及生命;向下压迫丘脑引起血压、体温、呼吸及心律紊乱;压迫侧面进入海绵窦引起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症状、损伤大脑中动脉及影响静脉回流。

3.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

尚有不少垂体卒中患者缺乏原有垂体腺瘤的症状,因此遇到原因不明的突发颅压增高,尤其伴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压迫症状者,应警惕垂体卒中。

检查

1.血糖检测

血糖降低;

2.电解质水平

血清钠、氯偏低;

3.内分泌功能测定

垂体促激素和靶腺激素水平均降低,可酌情行腺垂体联合兴奋试验(TRH)、甲吡酮试验、禁水-加压素试验,高渗盐水试验等。

4.影像学检查

(1)颅脑X线平片  可见蝶鞍扩大,前床突消失,鞍底变薄;

(2)脑CT  垂体呈现低密度,也可出现高密度,可有周边强化,CT扫描可明确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是否向脑室内扩展;

(3)MRI检查  垂体卒中时,T1和T2加权像为高信号;

(4)脑血管造影  适用于有脑膜刺激征伴单眼麻痹者,或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鉴别。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应予大量激素替代疗法、止血剂等。有尿崩症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者要检验水盐代谢;遇严重颅压增高、视力减退、昏迷、病情进行性恶化者,应手术减压。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垂体危象    下一篇 失盐性肾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