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先天性跖骨内收畸形

目录

先天性跖骨内收畸形(congenital metatarsus adductus)表现为前足在附中关节处的内翻与内收,畸形完全在踝关节前方,而足跟与小腿仍保持正常关系。它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畸形,常引起儿童足趾向内侧倾斜的步态。

病因

多为遗传因素引起,亦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所引起。畸形在出生时不一定明显。Kite报道仅1/3在出生时被发现,余在生后平均2.8个月方被确诊先天性跖内翻畸形。这种畸形可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同时出现。在跖骨内收中,1%到5%的患者也可并发髋关节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

临床表现

根据畸形的柔软程度,临床上,Bleck把跖骨内收分为轻、中、重型。轻型病例中,查体时前足可外展到足的中线,并可超过中线;中型者前足有一定的柔韧性允许前足外展到中线,但通常不能超过中线;重型者前足僵硬,前足根本不能外展,于足内缘也可见到横行皮肤皱褶,或大拇趾与第2趾的趾蹼间隙增大。一般情况下,轻型跖内收不需要治疗而能自愈,中、重型跖内收最好早期治疗,通过一系列手法牵伸和石膏矫形固定6~12周,抑或直到临床上恢复足的柔韧性为止。

临床特点:①自发主动的足向内侧偏斜;②足弓高;③足内侧缘凹陷;④第一、二足趾分开;⑤后足保持正中位而前足呈固定的内收;⑥足底呈豌豆状。

检查

影像学检查通常在外科治疗前或鉴别诊断时才需要。X线正位片能显示跖骨内收畸形。

诊断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片即能确诊。

治疗

1.治疗原则

对于年幼儿童,保守治疗失败后才考虑手术治疗。一旦儿童超过非手术治疗年龄,就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疼痛、外形不美观或由于遗留性前足内收造成穿鞋困难。

对轻型患儿,首选手法矫正,一般疗效较好,无效时再选择手术治疗。手法矫正时医师一手拇指推骰骨向内,另一手持前足外展、外翻,然后穿矫形鞋即可;对较重者可辅以石膏或支具治疗。对第中、重型采用非手术疗法难以见效,需手术松解软组织才能矫正畸形,对畸形严重的较大儿童需行截骨矫正术。

2.手术治疗方法

(1)软组织手术  ①Thomson手术  在足内侧做一个纵形切口,自跖骨中部至第1跖趾关节间,暴露展肌,自其在近节趾骨基底及短屈肌的止点,直至其在跟骨及跖腱膜的起点,彻底切除。观察短屈肌的内侧头,若其对第1跖趾关节有外展作用,也要完全切除。如果收肌能牵拉趾外展,则同时切断。②Heyman手术  在足背跖趾关节的近侧做一个弧形切口,弧形凸向远端。游离出长伸肌腱及趾伸肌腱,并向两侧牵开。在第1跖骨基底处做“U”形切口,将第1跖骨基底部完全游离,同法游离出其他跖骨基底。将跖骨位置矫正后,用克氏针固定第1跖骨至内侧楔骨、第5跖骨至骰骨,缝合切口。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前足于外展25°~30°位。术后2周肿胀消退后更换石膏,注意塑形。若仍有残留畸形,可在麻醉下矫正。石膏固定不少于3个月。

(2)截骨手术  Peabody主张切除中间三个跖骨的基底部、第5跖骨基底部施行截骨术,对第1跖骨楔状骨有半脱位者,予以复位,以恢复其活动度,矫正胫前肌不正常的抵止点。Lange主张对较小儿童采用第1跖楔关节囊切开术,切断外展肌,逐渐用石膏矫正畸形;对较大儿童,在第1、2、3、4四个跖骨基底进行截骨术。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肾小球肾炎    下一篇 附睾畸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