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大洼镇

大洼镇地处昌图北部,距县城60公里,区域面积129.51公里。全镇有14个村,130个村民小组,13.04万亩地。人均占有耕地4.74亩,大部分地块属棕壤土,富含磷钾,土质肥沃。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57米,最低海拔110米,平均海拔132.1米。大洼镇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期长。
中文名
大洼镇
行政代码
211224112
身份证前6位
211224
长途区号
0410
邮政编码
112000
隶属政区
昌图县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辽M

目录

大洼镇大洼镇

大洼镇地处昌图北部,距县城60公里,区域面积129.51公里。全镇有14个村,130个村民小组,13.04万亩地。人均占有耕地4.74亩,大部分地块属棕壤土,富含磷钾,土质肥沃。

地理位置

大洼镇位于

全镇区域面积129.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320亩。林地面积364.5亩,南北直线距离16公里,东西直线距离18公里,地形呈蝴蝶状。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57米,最低海拔110米,平均海拔132.1米。大洼镇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期长。地处中高纬度,最大太阳角度70°41′(夏至),最小太阳角度23°46′(冬季),大陆角度为72.5°,年均气温6.7℃,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为654.6毫米,年平均光照为2934.2小时,最大风速达18米/秒。

历史沿革

据传,大洼地区若干年前是一片低洼沼泽地,明代末年到清代嘉庆年间,少数土地开始耕种,因地势低洼,“大洼”由此定名,延用至今。

大洼建制后,于1907年(光绪33年)隶属昌图县,大洼为第六乡,辖诚服、柔迩两个社。民国年间曾一度衽地方警察事权,大洼为警察七分局。1930年恢复区村制,大洼为第七区,辖10个村。1931年日伪统治时期大洼设村,辖13个屯。

大洼镇在解放战争年代,是敌我相争的战略要地,迂回频繁。1946年在金山堡战役中,大洼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军粮、送军草、筑攻势、运伤员、全力支前。经过长期英勇的斗争,终于在1947年冬全境解放。

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战争、“三反”“五反”以及“三大改造”运动,人民政权不断巩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逐渐恢复与发展,财贸、卫生、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都取得很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变化。

农业发展

大洼镇大洼镇

(1)气候条件适宜,年有效积温2900摄氏度,无霜期147天左右,年降雨量657毫米,而且雨热同季。 

(2)土壤适宜,人均占有耕地4.74亩,大部份地块属棕壤土,富含磷钾,土壤肥沃,PH值在6-7.5之间。 

(3)浅层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块约有1.5万亩,同时,全镇有6000余眼民用井可对房前屋后的马铃薯地块进行浇灌。 

(4)从栽种规模和收获时间看, 由于连片栽种形成了规模,且收获时正赶上南北大市场的时间差,这样不但时间集中,而且量大,很多外商在路边地头就能成车收购,方便了买主。 

(5)从市场需求量和品种的品质上看,由于全县乃至全市及周边地区栽种面积都不大,按现有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城乡市场的需求, 并且我们栽种的这些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口感好,耐贮存,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主栽品种有:克新8号、新无4号、荷薯7号、治杂8号、海伦特大、讷河白等)

行政区划

211224112001 121 新兴社区 

211224112200 122 大洼村 

211224112203 220 可力村 

211224112204 220 烟窝堡村 

211224112205 220 双山村 

211224112206 220 杨树林村 

211224112207 220 十家村 

211224112208 220 公安村 

211224112210 220 桥北村 

211224112211 220 岫岩村 

211224112212 220 长岭村 

211224112213 220 金山村 

211224112214 220 萝卜沟村 

211224112215 122 曹家村 

211224112216 220 刘家村 

地方人口

大洼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6541 

男:13603 

女:12938 

家庭户户数:7748 

家庭户总人口(总):26516 

家庭户男:13578 

家庭户女:12938 

0-14岁(总):5541

0-14岁男:2896

0-14岁女:2645

15-64岁(总):19308

15-64岁男:9864

15-64岁女:9444

65岁及以上(总):1692

65岁及以上男:843

65岁及以上女:84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5235

经济发展

铁岭市美食稻香村糕点

稻香村糕点

附近景点清河省级旅游度假区

清河省级旅游度假区

清河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清河水库为依托,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山、水、城相映成辉。该度假区地处辽河平原和辽东丘陵交汇处,兼备山地和平原的特征,起伏的丘峦和成片的松林秀丽异常。清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素有辽北明珠之美誉的清河旅游度假区坐落于铁岭市清河区境内,距铁岭市政府所在地40公里,距京哈铁路开原站9公里,距沈哈高速公路开原出入口1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于2000年5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烟台街道    下一篇 要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