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
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男,中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建国后,历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工程师,地质部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科院地学部委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副主席。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合著有《中国的黄土堆积》、《黄河中游的黄土》、《黄土的物质成份与结构》。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17年11月22日
- 所学专业
- 地质学
- 民族
- 汉族
- 毕业院校
- 西南联大
- 学位
- 本科
- 所属行业
- 教育行业
- 职务
- 研究员
目录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11月22日,刘东生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父亲刘辑五(时任奉天铁路皇姑屯站站长),母亲赵博直。刘东生5岁上私塾,12岁考入著名的天津
科学研究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刘东生对南京五通系中鱼化石,甘肃玉门下惠回铺系中的一个新种古鱼-鳕鱼,湖南临沣的鲈形鱼类,四川歌乐山哺乳动物群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0年代起致力于黄土成因的调查,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从古土壤多旋回特点,突破了传统的第四纪四次冰期学说,使之成为研究全球环境演变的重大转折基于中国黄土解释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深海沉积和极地冰芯并列成为环境变迁研究的三大支柱。关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季风变化的研究,建立构造——气候科学学说之典范,70年代继续开展黄土的科研工作,并带动了第四纪地质学发展,建立了国际上公认的洛川黄土标准刻面,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其研究成果对
1966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第四纪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
1972年,兼任《环境地质与健康》主编。
1977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托木尔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副队长、队长。
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1年-1986年,任《环境科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1982年-1986年,任
所获奖项
2003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
2003 中华绿色科技奖特别奖 (获奖)
2002 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 (获奖)
2000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
1991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
1984-01-01 获“竺可桢野外科学奖” (获奖)
1982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
荣誉称号
1996 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 (获奖)
1995 获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获奖)
1991 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获奖)
1987 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获奖)
1980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
2009年3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刘东生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在被被北京召开。大会举行了“刘东生星”(58605号小行星)的命名仪式、《纪念刘东生院士》 文集和 《黄土与干旱环境》的首发式。
2010年11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刘东生纪念室举行了刘先生的铜像揭幕仪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所长和铜像创作者、古脊椎所高级工程师赵忠义加了揭幕仪式。
2017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土研究之父”刘东生铜像落成典礼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东区学园四举行。2017年是刘东生诞辰100周年,3月6日是刘东生逝世九周年的忌日。在典礼正式开始前,在场全体师生为刘东生默哀一分钟。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地质地球所所长朱日祥高度评价了刘东生一生对世界黄土事业的贡献:“刘先生是一个有国家情怀的人,只要是国家需要的,他就会洒下热血”。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