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杀手
- 片名
- 自杀杀手
- 英文名
- Suicide Killers
- 导演
- 皮埃尔•莱霍夫 Pierre Rehov
- 主演
- Chadhoorth Djawann ... French-Iranian Author / Dr. Jacinto Dumbal ... Psychologist / Judge Dumbroso ... Director of Anti-Terror, UN
- 类型
- 纪录片
- 制片国家/地区
- 美国
- 语言
- 意大利语 / 阿拉伯语 / 法语 / 希伯来语 / 西班牙语 / 英语
- 上映日期
- 2007-08-09
- 片长
- USA:80分钟
目录
《自杀杀手》是由皮埃尔•莱霍夫 Pierre Rehov执导的纪录片。讲述了在2006年7月12日,
译名:自杀杀手
片名:Suicide Killers
年代:2006
国家:美国
类别:纪录
语言:英语
字幕:英文
IMDB评分:7.8/10 (67 votes)
IMDB链接 :https://www.imdb.com/title/tt0830968
文件格式:XviD + MP3
视频尺寸:592x320
文件大小:1CD 49 x 15MB
片长:01:20:25
导演:皮埃尔•莱霍夫 Pierre Rehov
主演:Chadhoorth Djawann ... French-Iranian Author
Dr. Jacinto Dumbal ... Psychologist
Judge Dumbroso ... Director of Anti-Terror, UN
Boaz Ganor ... Founder of the Institute for Counter-Terrorism
Dr. Eyad Sarraj ... Psychiatrist at the Gaza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演员 Actor 角色 Character
Chadhoorth Djawann------French-Iranian Author
Dr. Jacinto Dumbal------Psychologist
Judge Dumbroso------Director of Anti-Terror, UN
Boaz Ganor------Founder of the Institute for Counter-Terrorism
Dr. Eyad Sarraj------Psychiatrist at the Gaza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导演Director ----Pierre Rehov
制作人Produced by
Michael Almog - executive producer
Danny Fisher - executive producer
Jack Fisher - executive producer
Pierre Rehov - executive producer
摄影Cinematography----Al Mada
剪辑Film Editing
Alexandre Adam
Leandro Carbonell
Yury Tacher
Dylan Thomas
原创音乐Original Music---John Califra
美国USA---2006年8月25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国USA----2007年5月1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发行公司
1. City Lights Home Entertainment (2007) (USA) (video)
2. City Lights Pictures [美国] (2006) (USA) (theatrical)
2005年7月15日,莱霍夫就《自杀杀手》接受了美国MSNBC电视台的采访。他谈到在工作中接触过许多在自杀炸弹袭击中的幸存者。他不断听到不同的受害者对自杀炸弹手的描述:在引爆的最后一刻,炸弹手总是面露微笑。这促使他开始想了解,究竟是什么个性的人,会犯下如此罪行。
莱霍夫说,他的电影不是“政治正确”的。莱霍夫说的“政治正确”,是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在自觉推行的一系列言论原则,例如,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某一个特殊文化或者群体的弱点,尤其是对异文化和弱势群体。它的出发点是对他人和文化的尊重,是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可是,这个趋势很快走向极端,阻碍了对一些种族问题、性别问题、文化现象等问题的正常研究和讨论、批评。最后,对一些领域的探讨成为禁区,更谈不上着手解决。
莱霍夫希望通过影片触及“现实问题”和当今伊斯兰文化产生极端主义的一些真实面貌。他认为自己的纪录片明确地谴责一种极端主义者的仇恨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一些人以神的名义劝导杀人,这种洗脑使得杀人和自杀成为另一些人的唯一生活目标。
莱霍夫在影片中揭示,这些自杀炸弹手大多为15岁至25岁年轻人。他们生活在一个隔离的状态中,没有恋爱和性生活的机会,性欲旺盛却对性有强烈负罪感,因而产生焦虑,心理行为异常。这些自杀炸弹手接受的教育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他们参与“圣战”、以自杀方式杀人之后,将进入有72个处女在等待他们的天堂。对这些青少年来说,这是信仰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心理焦虑解决的仅有出路。
谈到自己对自杀炸弹手和他们的家庭的采访,莱霍夫说,那是一种很奇特的经历。这些人看上去正常,待人和蔼,可是,关键是他们相信这一套东西是“真实的”。一个已经死去的炸弹手的母亲对他说,“感谢神,我的儿子死了。”她的儿子成为一个烈士,对她来说,“是比他成为一个工程师,一个医生,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样的价值系统使得一些人对自身“死”的追求胜过“生”,他们唯一的梦想就是完成他们的宿命和目标。死亡对于他们,只是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人生的大门。
通过采访莱霍夫还发现,在这些自杀炸弹手面前,他们眼里根本不存在什么无辜受害者,只有应该被毁掉的不纯洁的肮脏对象。对他们来说,他们是在遵从神的指引。
在问到自杀炸弹手家庭所得到的经济援助时,莱霍夫回答说,在萨达姆•侯赛因的时代,自杀炸弹手的家庭可以得到两万五千美元,阿拉法特给的略少一点,现在基本没有了。不过,即使在有经济援助的日子里,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家庭会是因为钱而牺牲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那些很顾家的孩子,为家里挣得这些钱,却可以是成为炸弹手的原因之一。
莱霍夫说,最终,他们只是为人利用,沦为发射炸弹的一个炮架,以死亡换来的并不是代表着自己的利益,他们自己只是不知道而已。
那么,怎样才能结束恐怖袭击呢?莱霍夫认为,“人们必须结束所谓‘政治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认为这样极端文化的产生,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这种极端主义只是纳粹的一种新形式而已。在1930年代,没有人尝试为希特勒辩护或者寻找借口。我们曾经为了和德国人民和平相处,也不得不先去打败希特勒。”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