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崛起
目录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丰富,又是我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才荟萃,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虽然中部地区具有如此的综合优势,但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如意。中部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它的周围地区的发展过缓慢。
继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随后涌现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经济区以及中共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部地区成了“被遗忘的区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
2008年1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建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报告,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提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2010年8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要求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这份文件提出定的各项任务要求,努力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09年10月,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武汉市继国家光电子产业、国家生物产业和国家信息产业三个专业性基地后,获得的又一块含金量更高的国家级基地授牌,也是中国的第七家国家级综合性产业基地。
2010年12月,湖北省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获批升级,定名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目标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至2011年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原则同意修订后的《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荆州市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576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到2020年,荆州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2.5平方公里以内。
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要继续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更加注重转型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激发中部地区内需潜能,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
2013年1月7日,根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批准《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673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17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53平方公里以内。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但长期高强度的开发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2012年9月13日,山西省政府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标志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优化布局、集中开发、高效利用、精深加工、安全环保”,《规划》中的20字原则,即将成为山西未来的发展方针。《规划》中巩固和提升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被认为是对山西的明晰定位。山西将把“转型试验区”作为全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细化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等多方面的支撑措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仍在研究制定中,将在报国务院审批后实施。
根据中央要求,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破解长期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湖南作为传统农业大和新兴工业省份,中部崛起要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粮食问题,一个是环境保护问题。由“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等组成的“文化湘军”现象背后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则是湖南发展的一只轻骑兵。也是《规划》中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的新体现。
据湖南发改委的统计显示,目前,湖南的 文化 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长沙为重点的 文化 产业中心区和京广线、潇湘片、大湘西三个特色 文化 产业带。一个以 旅游业、会展业为两翼,广电、 出版、报业、 娱乐为四轮的湖南 文化 产业航母在全国率先崛起。 文化 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5%以上,正成为湖南的新兴 产业支柱。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2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2007年底,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道,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国家希望“两型社会”试验区通过“先行先试”,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010年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批准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0〕33号),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通知》指出,湘潭市是长株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湖南省重要的工业、科技和旅游城市。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06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一江两岸”的山水城市布局,以湘江为纽带,形成“五片一中心”的组团式布局结构。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要控制在1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11月,长株潭三市对湖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 [2]
武汉城市圈: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2011年8月9日,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12月,科技部等六部门批准成立了湖北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期为三年。根据规划,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包括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其中心区面积12000亩,为园区开发建设重点。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是湖北省继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2012年2月2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湖北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据悉,这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精神,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体为湖北省荆州市全境,辐射带动荆门、仙桃、潜江、天门4市。2010年,示范区总人口1387.64万,面积33474平方公里,生产总值2368.19亿元,分别占湖北省的24.24%、18%和14.98%,是湖北省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和重要工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区。
安徽皖江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4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39.1亿元,同比增长23.8%,约占全省比重65%。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皖江城市带处于中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社会消费额,占全国的比重都接近1/2,皖江城市带无疑将是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内需的关键区。
2010年1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中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之一。截至2011年5月,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9亿元,占安徽全省的75.3%,示范区9市实现生产总值1967亿元,增长14.5%。 [3]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8年2月2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会议纪要的通知(赣府厅字〔2008〕38号)。通知指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范围是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三带,构建四区,构筑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圈。“三带”,即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四区”即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这项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江西省会南昌、著名瓷都景德镇等3个城市和38个县(市、区),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三成;人口约2006万,接近全省总人口的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省的六成。
江西省级循环经济,2010年,江西省发改委启动了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确定了新余市、丰城市、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公司、赣州虔东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等60个市、县、工业园区和企业为第一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1年12月,江西省组织开展第二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2012年7月2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号)正式出台。《若干意见》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4]
中原城市群,2006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介绍河南省有关方面组织编制的《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内容指出: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35.1%;总人口4012.5万人,占全省的41%。中原城市群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发展相互呼应,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
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在中原经济区的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在民生方面,也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目标。 [5]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