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达牛镇

达牛地处辽河岸畔,位于台安县东部,境内人口28000人。土地近8万亩,有13个行政村 分别是:达牛村、河南村、南岗村、赵荒村、小荒村、大田村、郑三村、大堑村、大姜村、十四村、大于村、网户村、岳家村。119个村民组。
中文名
达牛镇
行政代码
210321107
身份证前6位
210321
长途区号
0412
邮政编码
114000
隶属政区
台安县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辽C
人口数量
约2.8万人

目录

,

达牛地处辽河岸畔,位于台安县东部,境内人口28000人。土地近8万亩,有13个行政村 分别是:

以农业为主,棚菜生产是该镇的主导产业,现拥有大棚3000栋,形成以西红柿、网纹瓜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镇人均收入实现4500元。 

本着“做大做强农业、强化发展工业”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棚菜专业镇、专业村,在建成赵荒、网户两大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扩大棚菜种植规模,走“两委+协会+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更多农民从事棚菜生产,在品种上下功夫,同时在品牌上下功夫,通过“打蔬菜牌、下特色棋、走产业路”,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新路。 

在“招商引资,项目兴镇”战略的引导下,全镇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镇民营企业达到83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投资1000万元的新型建筑材料厂,投资1500万元的苯板厂、投资600万元的兴国炼铝厂,此外还有光旭毛衫厂、木材加工厂等多个超百上千万规模的企业。工业经济成为镇域经济强有力的支撑。

特色经济

.

,

鞍山君子兰

海诚馅饼

1906年,海城县回民马德昌和汉人毛香伦,分别在县城火神庙街经营馅饼。

.

张老道家宅

张老道并非真正须发道人,他当过长工,后转为马帮,继而在日俄战争中打劫俄-队的粮饷。并以此为其发迹的起点,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乡野豪绅。后来其于道观修行,之后他为村上办过几件积善修德的益事,经过乡民代代演绎,使之有些神秘色彩。张老道作古后,百姓不忘其德,以至于用“张老道”取代他张国文的本名。

出于对老宅的保护,岳家村村委会就设在“张老道家宅”。门前一方上马石经不起岁月历练,深陷地下将与地面平行。大门两侧枕石各有石刻,一幅是“五福捧寿”,另一幅早在“破四旧”时被砸得面目全非了。两扇厚重的木门“吱呀”着开启,走进老宅,空旷的老宅瞬间回响阵阵脚步,仿佛又听到家丁传唤、车水马龙的喧嚣。门廊尽头一对燕尾不知去向,据看宅老者说,那是一对儿飞凤,与门外一道铁花栅栏相映成趣,雕工精美堪称一绝。门廊两侧各有佛龛,龛依旧,佛已不见踪影。张喜荣介绍说,面阔五间的“张老道家宅”是典型的晚清“硬三室”建筑,保存如此完整,在东三省范围内已不多见。后经测量,正房方位占子午向(正南正北),那个年代只有庙宇才可以选这个方位,由此留存至今的“张老道家宅”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正房屋脊上两朵飞云彰显出些许檐牙高啄的气势,青砖黛瓦散发阵阵幽古芳香。整座房屋均为“磨砖对缝”,屋内巨株擎梁可以看出当时建筑工艺朴实厚重。因而它历经百年风雨而岿然不动。房垛各处为浅浮雕,有“榴开百子”、“花开富贵”等图案。其中山墙之下的“棋琴书画”最为精美,极富动感的绶带形象逼真,反映出当时石匠的高超技艺。占地约1000平米的老宅被丈余高墙包裹着,墙上原有八面铜钟,整坐宅院不失显赫庄重,同时也能让人感觉闭塞和压抑。据说墙外原是绵延数里的七行杨柳,房屋主人暮年也有一番闲情逸致,时而聆听暮鼓晨钟,自度曲律,轻敲檀板、慢拢丝弦,放眼满目野花竞发、彩蝶纷飞,有几分世外高人的风范。

宅院中用以防卫和象征权威的四角双层炮楼早在建国之初就遭毁损,空余残垣断壁。当年辽南一带悍匪周宗申曾率领百余喽罗攻打张家宅院,却被张家固守炮楼的三十多护院打得一败涂地。三天后,久攻不下的周宗申单枪匹马背向走进张家,给张国文下跪后连呼三声“干爹”,精疲力竭的张国文欣然收下义子,并以匣子枪和快马相赠,从此张家与这些“动处为匪,静时为民”的绿林人物结下渊源。

从与“张老道”同族老人张秀芝那里,听说不少关于“张老道家宅”主人的故事,“张老道”原名张国文,又名张云华,1879年(清光绪五年)出生,初为长工,后主人家中频遭劫掠,便入了马帮。在日俄战争中张国文曾对俄-队军饷成功打劫,后逃亡北镇医巫闾山,与庙里一位郎长老相识,郎年迈多病张却对他十分敬重。郎道人去世之后,嘱托张国文“代管”衣钵。后俄国战败,张国文复出,置下良田1200多亩,长工多达30余人,护院30人,并在奉天城经营“老天合”商号,天津经营“老百货”,生意兴隆,隔月用马队运回金银。

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业已迈入迟暮之年的张国文,开始厌倦商贾沉浮、战乱苟且,对他的桑梓之邦流露别样的顾。于是他大兴土木,建起这座幅员近一平方公里的豪门宅第。1929年10月1日,张国文为其母嫂立先孝牌坊一座,请来的三位能工巧匠足足雕刻了三年零七个月。碑上刻有“志洁清芳”四个大字,为当时奉天省长白佩珩所题,仅此一项耗资大洋八万多块。文革一场浩劫,顷刻间让这座三门四柱三层结构的牌坊毁于一旦,现在,村里随处可见散落的汉白玉,不经意就能从碎片上看到雕工精湛的云彩和枝莲两种纹饰,沧桑中流露着凄凉之美。老宅院中留有一根牌坊柱,上有“节比竹筠心如松柏”八字,字体娟秀行云流水,可惜却无落款。热心的村民指引和帮助下,在百余块残片中,终于找到了“辽阳白永贞”的落款。

老宅中一方青石“功德碑”,静静的沉睡近百年,湮没在一片荒草丛之中,招呼几名年壮村民将石碑掀起,用水冲洗后这才依稀辨认出上面的字迹。岳家村于顺治龙飞三年九月廿七日创立烟户,康熙年间造“九圣神祠”,供奉着火神、龙王、财神、马王、土地等等九位神灵。战火流离,“神祠”被夷为平地,张国文出资对其进行修缮。不难看出当时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对安然度日追求和向往,崇尚行善积德的“张老道”也在为自己寻求神明庇佑。

1939年5月,张老道在其家中“羽化”,终年61岁。

厝石山公园

当你来到海城的时候,要想领略一番海城市的自然美景,应该说是很多很多,厝石山公园就是其中的一个了。去厝石山公园,除了享受喧闹的城市中的那一处青松翠柏的宁静,还可以感受到公园内处处荡漾的古韵歌风。

厝石山公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三十二年, 海城知县管风和为了活跃海城人民的文化生活,集资6000两白银修建。虽说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公园显得小了些,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海拔只有49.9米的厝石山上,倒真的是有仙有龙,充满灵气。早在1964年, 当时海城县政府副县长李成岚先生,借用古代大文人范仲淹的词为公园大门而写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警诫县人,而如今已墨干无痕。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迎接游人的就是这座“琉璃影壁”。阳光下,正以一种气派十足的皇家风范向人们展现着昔日的荣耀。这座琉璃影壁,高4.39米,宽6米,厚0.8米,壁顶起脊两坡式,脊饰卷云形绿琉璃砖,脊下为绿釉琉璃瓦垄。檐头有圆形瓦柱和滴水瓦,脊两端各有一琉璃鸱吻。壁身分别有4个莲花垂柱头,上有豆腐方,五三一式,斗拱均为绿色釉点缀。影壁南北壁各有一方子,由吉祥图谱构成,四隅有卷草元纹和鱼纹等。方子内分别由松、竹、灵芝、梅花鹿等动植物组成。壁南面和图谱为:“鹤鹿同春”,“寒松劲节”、“板竹平安”;北面的图谱为“麒麟望日”,“封侯挂印”,“连升三级”的美妙意境。每个图谱,色彩鲜明,栩栩如生。在北面影壁的左上部雕有:“道光二十一年岁次辛丑仲吕月谷旦日建成修“的字样。无论从影壁建筑风格特色,还是琉璃的装饰,实为民间琉璃建筑珍宝。

明代成书的《全辽志》载:“海州卫城,周围6里53步有奇,高3丈2尺,城内有东山。“城里有山也算是一个奇观。山虽小,但树木葱茏,基岩裸露,在市井中自然形成了幽静的园林风景。山巅建有文昌阁,不知始地何代。辛亥革命后,社会风气开通,为给居民提供一个业余休憩游览之地。于是就文昌阁迤西南至山麓辟为公园。入门北上登山巅,文昌阁展现于前,阁为砖木结构,硬山两层楼房,屋顶似庙宇,高阁之面有花坛、亭台、水池等。园林点缀小巧玲珑,使游艺机人以此倾家荡产足。此园并不宽敝,但亭台楼阁俱备,花木繁多,怪石嶙刚,堪称胜境。山路旁有一木架,悬云板一块,铁铸,似锚。铭曰:;大金天命十年乙丑(公元1625年)牛庄。以及清初努尔哈赤时代的文物,现藏沈阳故宫、县虽偏小,但亦有文人墨客雅集于文昌阁,结社赋诗,连篇累犊地展旬于阁间壁上。

昌阁旁有一酷似香炉的建筑叫喜出望外佛塔,又叫“字纸炉“,据说是几个各尚修建的,炉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供奉玉佛,下层供历代官府烧毁文件档案的字纸用,功能类似今天的碎纸机。由此可见厝石山上曾经也是一个崇儒尊孔,文人学士径来不断的地方,从1906年建公园时,就建造了气势壮观的文昌阁,后来又将城东南的文庙移到山上,每年举行大型的祭祀孔老夫子的典礼,山上的他山书院落当时则是海城的最高学府。尽管建筑物毁于后来的天灾-,只留下文庙的后殿遗迹尚存,但海城人崇尚文化,敬畏字纸的传统由来已久。

熟悉厝石山公园的人都知道“万字会“,即白马昂道所视之处,是距今400多年的古刹保安寺遗址,在保安寺后院禅堂前,有石碑上刻:”佛殿三楹居于中,禅堂两座列两旁,迦蓝殿东为左辅,祖师堂西为石辅“这记载的是时朝万历年间保安增新修的盛况。同许多古代庙宇的命运一样,保安寺也经历了数次战乱的洗礼,虽说肖乾隆二十三年重修,后来还是被严重损毁,1983年被列为海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的青灯古佛暮鼓晨钟,都已随着时光的流水远去了,现在,保安寺的七间门房成了公园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其实,海城的文明最弱学是由海城人来创造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健康街道    下一篇 新版花之飞鸟组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