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前甸镇

前甸镇位于抚顺市区东部,南倚浑河北岸,北靠长白余脉,西与城东新区相邻,东与东洲区章党镇接壤。202国道、沈环公路、沈吉高速公路、沈吉铁路穿越全境。地域1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29.7公顷,林业用地面积5914.8万公顷,森林面积4250.3公顷,森林覆盖率47.5%。辖15个村、3个社区、村小组84个,总户数14406户,总人口38,572人,其中农业人口21892人,非农业人口16,680人。
中文名
前甸镇
行政代码
210411102
身份证前6位
210411
长途区号
0413
邮政编码
113000
隶属政区
顺城区
行政级别
车牌号码
辽D

目录

·前甸镇

前甸镇位于

前甸镇人民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宗旨,以“发挥区域优势、夯实经济基础、探索发展思路”为兴镇之策。全镇整体规划有工业、农业、三产业及配套服务设施等“五大经济区”,建有多个招商项目库;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启动和实施,为前甸镇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作为

210411102016 220 启-区 

210411102017 111 前兴社区 

210411102201 220 甲帮村 

210411102202 111 大道村 

210411102203 111 靠山村 

210411102204 220 台山村 

210411102205 111 鲍家村 

210411102206 111 二道鲜村 

210411102207 111 二道汉村 

210411102208 111 詹家村 

210411102209 220 前甸村 

210411102210 220 关岭村 

地方人口

前甸镇前甸镇

前甸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9055 

男:9572 

女:9483 

家庭户户数:5968 

家庭户总人口(总):18558 

家庭户男:9372 

家庭户女:9186 

0-14岁(总):3216

0-14岁男:1635

0-14岁女:1581

15-64岁(总):14653

15-64岁男:7397

15-64岁女:7256

65岁及以上(总):1186

65岁及以上男:540

65岁及以上女:64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961

气候水文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25.7亿元,增长16.1%。实现增加值607.4亿元,增长12.8%。其中:中央及省属工业实现增加值243.1亿元,增长2.8%;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64.3亿元,增长18.1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增加值148.6亿元,增长0.7%;非公有制工业395.9亿元,增长17.6%。全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75.6亿元,增长18.2%;重工业531.8亿元,增长1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0亿元,增长15%;利润总额17.1亿元,同比增加1亿元;利税总额113.3亿元,减少2亿元;亏损额74.6亿元,增长2.4%。

全市原煤产量637.7万吨,增长17%;原油加工量754万吨,增长13.4%;水泥238.2万吨,下降6.8%;钢材351.3万吨,下降9.3%;实木木地板409万平方米,下降2%。

附近景点

高尔山公园高尔山公园

高尔山公园

高尔山公园位于

清原龙胆清原龙胆

清原龙胆

“清原龙胆”是指产于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的龙胆草。东北生长的龙胆草又称北龙胆,清原龙胆草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其药用成份是龙胆苦甙。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龙胆草是当地特色药材,品质优良,龙胆苦甙含量高于药典规定入药含量的5-9倍,除了大量野生生长外,归圃人工栽培早在20世纪后期已经开始。到21世纪初,已有3000多人掌握了较为熟练的种植技术。龙胆草已成为清原中药材种植的支柱品种。全年产量可达1000吨,占全国市场的80%,曾先后荣获1995年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2000年辽宁省中药材品种博览会金奖,2002年辽宁农业成果暨优质农产品奖,2003年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博览会“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单位奖”。. 2008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清原龙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苏耗子

关于苏耗子的来历,在满族中流传一个聪明媳妇劝夫勤劳的故事。

满族早期的人家,都得在旗当兵。有的男人当过兵后,长了见识,成就了大业。也有的男人当兵后变得又馋又懒。有这么两口子,丈夫当兵回家后,庄稼活不愿干了,庄稼饭也不愿意吃了,整天好吃懒做,东走西逛。媳妇多次苦口婆心地劝他,但他总是当成耳旁风,一点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这一天是夏历六月二十五,正是懒汉的生日。媳妇对他说:“今日是你的生日,你爱吃什么,说出来我好给你做。你这个人呀!本来是属虎的,对于吃的本应不挑肥瘦一概狼吞虎咽才对,可是你却总是挑挑拣拣,这个不吃,那个没味的。”

豆面卷子

饽饽蘸豆面。满族有一传统面食叫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祭神时多以此为供品。豆面卷子的作法:将黄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匀,擀成薄片,入锅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均匀撒于其上,卷起后以刀切成1-2寸长的卷子,其色金黄,食之粘且香。豆面卷子的作法来源于饽饽蘸豆面的吃法。而满族人吃饽饽蘸豆面之俗,则有一段佳话。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满族人的祖先都住在黑龙江以北地区,那里天寒地冻,不长五谷,人们都以打猎为生,吃兽肉,穿兽皮,生活极其艰难。有的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但又不知到哪里去寻找幸福,就问部落里年龄最大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们:我只听我的爷爷说过,要想好向南走,南边有个长白山,那里不仅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山下还能种庄稼,到了那里,生活就能好起来,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很受鼓舞,便带着少量生活用具和干肉,开始了南下长白山的部落迁移。一路上大家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不知趟过多少条大河,越过多少座大山,历尽千辛万苦。这年秋天,大家终于来到了长白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山高林密,半山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密而肃穆的感觉。当时大家又累又饿,带的干肉已经吃完了,因为不知大山的根细,拖着疲惫饥饿的身子是很难上山去打猎的。大家正在发悉时,一个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两片庄稼说:“那是什么,说不定可以吃呢!”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只见一片火红火红的,一片是金黄金黄的。大家找来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火红的叫“苏苏步达”,金黄的叫“突粒”,是非常好吃的。于是他们就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把“苏苏步达”。磨成面,做成饽饽,又把“突粒”炒熟后也压成面,大家忙了一整夜。第二天,正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大家以“苏苏步达”饽饽当饭,以“突粒”当菜,当时没有桌子,大家都蹲在地上用手拿着饽饽蘸着“突粒”面吃。因为是第一次吃五谷杂粮,所以吃得特别香。为了纪念他们第一次吃五谷,满族中就留下了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不放桌子,不吃菜,不用筷子,手拿着饽饽蘸豆面吃的习俗。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吉格斯太镇    下一篇 父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