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暗物质

《暗物质》根据1991发生在美国校园里的卢刚事件改编,讲述了年仅22岁的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之后,所经历的痛苦蜕变;从一个善良勤奋的学术天才,到一个枪杀四人之后随即自杀的残忍凶手。影片用近似绝望的电影语言,反映了人性的脆弱。同时告诉我们,有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中文名
暗物质
外文名
Dark Matter
其它译名
流星
发行公司
Myriad Pictures Inc
制片地区
美国
拍摄日期
2006年6月5日
导演
陈士铮
编剧
Billy Shebar,陈士铮
类型
剧情
主演
梅丽尔-斯特里普,刘烨
上映时间
2007年01月23日
对白语言
普通话,英语
色彩
彩色

目录

=

影片题材取材于真实故事,其蓝本是发生在1991年曾轰动国内外的留美学生卢刚枪杀导师一案。

=

导演

《暗物质》在2007

1.Myriad Pictures Inc.

2.Myriad Pictures Inc.

3.MG Film

幕后制作

=

刘烨自曝拍摄花絮

以为刘烨是功夫巨星

《暗物质》中只有两个中国人,一个是导演陈士争,另一个就是男一号刘烨。剧组里的美国工作人员看到两位

=

更多中文名:

流星

更多外文名:

La materia negra ..... Argentina (DVD title)

Skoteini yli ..... Greece (DVD title)

片长:

USA:90 min (Sundance Film Festival)

拍摄日期:

2006年6月5日 - 

2006年4月 - 

对白语言:

=

人心中的暗物质更值得我们关注。 先不论电影的好坏,片中那种压抑与孤寂的情绪倒是很成功的传递了出来,至少看完此片后,我整个周末都提不起兴致,总觉得心里堵得慌。一个人从理智走向疯狂,本就是一件沉重和悲哀的事,如果这发生在动乱蛮荒的年代,我们还可以将悲剧归罪于不可抗的外力,然而,它却发生在相对和平与自由的现代,这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

究竟是什么在不经意间侵蚀了人们的心,使它变得充满黑暗与仇恨,以致于必须残杀自己的同类来发出生命最后的悲鸣? 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牵扯到教育体制、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要解释它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别谈根治它的办法。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当然也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所期待的,只能是一部触及到灵魂深处的作品,令观者可以从中反省社会与人生。

然而,《暗物质》显然做得不够。 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编导的主观偏向性太过明显,导致真实事件中许多能够深刻揭示人性的情节被削减甚至涂改。 影片改编自1991年轰动一时的“卢刚事件”,片中主人翁刘星的原型卢刚是个饱受非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大体有两种,一种说卢刚行为乖张,孤僻、自私、言语刻薄,常常损人利己,比如开着冰箱门纳凉,致使别人的食物馊掉等等,无论是教授、同学都对他难以容忍。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卢刚其实是个老实人,只是总爱认死理,钻牛角尖,比如他太过遵守“不占人便宜,自己也绝不吃亏”的原则,每每与人锱铢必较,周围的人感到厌烦,于是渐渐疏远了他。虽然我更相信后一种评价,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卢刚的人际关系几乎全面崩溃。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道旁吸引力    下一篇 天国来的男人们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