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不良教育

这是一个接近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自传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两个男人的故事。八十年代的西班牙,已经是电影导演的泽哈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饰)与好友安里克(费雷·马丁内兹 饰)再度相遇。两个已经步入壮年的男人,开始追入一段同性的情欲之中,同时他们也回想起初次相遇的情景,以及童年时遭遇到许多往事。
中文名称
不良教育
英文名称
La Mala educación
其它译名
Bad Education
对白语言
西班牙语 / 拉丁语
出品时间
2004年
制片地区
西班牙
制作成本
$5,000,000 (estimated)
开机日期
2003年6月16日
导演
佩德罗·阿莫多瓦
编剧
佩德罗·阿莫多瓦
类型
惊悚/剧情
主演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费雷·马丁内兹/丹尼尔·吉梅内斯
片长
106 min

目录

·

这是一个接近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自传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两个男人的故事。八十年代的西班牙,已经是电影导演的泽哈尔(

导演Director

·

墨西哥演员

声音/画面不同步:当年轻的Ignacio在对神父Manolo唱歌,以此作为生日礼物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听见歌词之前先看到他的嘴唇已经动了一些。

时代错误:Manuel Berenguer答应给Juan一个随身听作为礼物。根据剧情可知,这应该是在Ignacio死的那一年1977年之前的事情。随身听最早进入市场的时间是在1979年。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1.Canal+ España [西班牙]  

2.El Deseo S.A. [西班牙]  

3.Televisión Española (TVE) [西班牙]  

发行公司

1.Warner Sogefilms S.A. [西班牙]  (Spain)

2.

阿尔莫多瓦作为2004年戛纳影展开幕片的作品,故事的重心与上一部《

西班牙

2004年3月19日   

中国台湾

2005年7月8日   

中国香港

2004年9月16日   

·

看完阿尔莫多瓦的《不良教育》,看完了,就是看完了,对于这样一类能把故事说的很精彩的电影,总觉得无法交待出什么观后感。重述故事的匠活,对自己,是无聊的浪费,对电影,是粗暴的破坏。评头论足的得意,却因自己的无知浅薄,而力不能及。可却不断有某些想法的碎片,渐渐地被诱导出来,它们跳出来,想要发问。

对于阿尔莫多瓦的疑问。在绝望的后面,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不得不说阿尔莫多瓦叙述故事精彩绝伦。作为观众的我,在对此片一无所知的状态下开始看,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跟随着导演的峰回路转,他完全在按自己的意思说着他的故事,因为他的确有一个故事要说,你猜不到下文,猜不到结局,却有着探寻的愉悦,这样的叙事,不让人失望。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竟开始傻傻地为剧情忧虑。要如何收场?真相大白的杀人罪恶是否就要受到惩罚?或者,知情将引出又一场罪恶的杀戮?然而导演嘲笑了我等小儿黑白分明善恶有报的思维定势。结局?没有什么结局。面对着杀死自己初恋情人的人,他只是说:走,快点走,TAXI在等你。恨与悲伤,我们都没有看到,只是一扇黑色的铁门徐徐关上,隔开了两个人,剧终。字幕平静地交待着后续:杀了自己哥哥的这个年轻演员后来因主演这部哥哥写的故事而一炮走红,名利双收。他的同谋杀人者,即悲剧的源头,那个还俗的神父,开始反过来敲诈勒索他,多年后最后死于他制造的车祸。那个导演,哥哥的少时恋人,则继续满怀着热情在拍摄电影。生活就是这样继续着。没有善恶,没有评判,没有上帝。也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这,也正是阿尔莫多瓦。

我正因这个结尾而由衷赞许这部电影,赞叹阿尔莫多瓦。这个不了了之的结尾,这个以绕指柔化千钧巨石的结尾,这个把冲突推向极致却骤然失语的结尾。

比死亡的冲突比激烈的反抗更可怕的,是心平气和。接受生命和世界的光怪陆离,鲜血淋漓,继续生活下去。

心中,有多厚多幽暗的苔藓?生存比死亡更加不易,更加残酷。通常都说,要怎样的勇气,才可以选择自杀?可是,对于他们,是怎样的勇气,才选择了生存。在一个上帝死了的世界。

我惊讶这个阿尔莫多瓦。据说他本人即是同性恋者,还据说这部电影有他的自传色彩。我不禁地想问:难道不会绝望?拍出这样的令人绝望的电影的人,他自己,是怎么承受这样的绝望的?经历那些,看着那些,讲述那些,难道不感到绝望?或者,他是超越了置身其间的绝望,而能够怀着乐趣和激情,用摄影机,把玩电影的艺术。那么,真的很庆幸世界上有艺术这个东西。

那么绝望的后面,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电影是不同的导演对生命的理解。看到《薇洛尼卡的双重生命》的时候,在冬日阴天下午,不亮灯的宿舍里,被那双布偶艺人的手所战栗。忽然袭来一阵深入骨髓的寒意,猛然觉得那双在黑暗的舞台上摆弄着人偶的手,像极了上帝之手,在操纵着渺小脆弱的人类。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世界的关照和诠释。他像好奇的孩子,替我们去打探和洞察上帝的心思。看基翁的电影,会莫名升起欣慰和感激之情。就像会感激世界上有达芬奇,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同胞,在企图接近上帝的秘密。

而阿尔莫多瓦,却让我感到怜惜。(说来好笑,不知道何谓忧伤的小孩子,哪来的资格出口说怜惜:P)因为我发现,在阿尔莫多瓦的绝望后面,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我想,那是温情。那样的温情,是教人怜惜的。

阿尔莫多瓦的伟大,便在于他对世界的温情的目光。这种温情,是即使失去天堂,即使身处地狱,也依然宽容,依然坚韧。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春假之鲨鱼袭击    下一篇 温森特之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