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米乐
- 中文名称
- 无米乐
- 英文名称
- The Last Rice Farmers
- 其它译名
- Let It Be
- 出品时间
- 2004年
- 出品公司
- 远足影像制作社
- 发行公司
- 台湾中央电影公司
- 制片地区
- 中国台湾
- 导演
- 颜兰权庄益增
- 类型
- 纪录片
- 片长
- 107分钟
- 上映时间
- 2005年5月20日
- 对白语言
- 日语 / 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 色彩
- 彩色
目录
75岁的昆滨伯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三炷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工作这么多,钱却没有这么多,钱如果像泥巴这样翻来翻去不知有多好”,乐天的昆滨伯边做事还要边跟昆滨婶斗嘴鼓。昆滨伯说,“有时候晚上来灌溉,风清月朗,青翠的稻子,映着月光,很漂亮!心情好,就哼起歌来,虽然心情(担忧),不知道台风会不会来,或病虫害,也是无米乐,随兴唱歌,心情放轻松,不要想太多,这叫做无米乐啦!”
昆滨婶嫁给昆滨伯那天,还不知道丈夫是哪一个,虽然天天斗嘴鼓,还是共同奋斗了数十年,“我老婆肯吃苦,她一边帮忙种田,一边到声宝工厂做临时工,一个月赚几块钱,加减赚,说起来我老婆很乖,很可取,我不会对她说感谢她,但是心里知道她帮我很多忙。”不肯多说一句感谢的昆滨伯,心里却充满了对妻子的深刻感情。
脱下多了两斤重的汗衫,煌明伯一面拧干汗水一面说:“杂草是农民的敌人…太常喷洒除草剂,会破坏土壤。”虽然土地不会讲话,但他知道不时的关心就会知道它需要什么。农暇时,69岁的煌明伯扛着古老的器具,做着现在大家不愿意做的手工棉被,清脆的弹棉被声,将朵朵棉花弹成松软的棉絮,“真的是做良心的啊!我们做的棉被,现在要出去跟人家谈价钱,也不知从何说起……”因为种稻收入无法完全支撑一家大小的开销,学习另一项技艺,经营副业,是农村社会维持生计不得不选择的方式。
炎热的七月,
角色
昆滨伯 种田的老农,嘴嚼生活的经、手布生命的稻
昆滨婶 昆滨伯妻,婚后18年才当妈,笑起来像小姐很上相
煌明伯 除了种田还手工弹棉被,一件汗衫拧得出好几杯水
文林伯 14岁开始种田,从没想过退休的事
大水牛婶 文林伯家的耕牛,后壁乡的劳动脚手,勤奋换来任性的权利
导演Director
台南后壁区因
2004年
制作公司
制作:
《无米乐》,只通过这个名字就直觉的认为,里面一定记录着值得去看的故事。在磁盘空间不足时,还是删除了其他电影而保留下了它。 果真没有猜错,近两小时的整部记录片津津有味的看了下来。虽然对记录题材理解肤浅,且对农业这类话题更不具备发言权,但还是想零散的记录下一些文字。
影片记录的是台湾屏西的一群60、70岁的老稻农的农耕生活,历时15个月,以种稻的流程为时间主线,主角是昆滨伯,一个诙谐,以农为乐的75岁老人,仍和74岁的老伴种稻过活,以一生的辛劳苦作所总结出的人生哲理道出了“无米乐”的精髓。
种稻对他来说是一种修行,“风吹、日晒,有时台风来袭,农从是无法抵抗的,禅--就是不让你反抗,你甘心忍受,农人都是如此忍受,像和尚修禅,静静的坐、静静的修,农人的劳动就是默默的修禅。”
在这种修行中,人也愈加虔诚,每天做着祷告,“敬奉玉皇大帝,大天尊。赐福给众弟子,平安幸福,事业顺利,无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合境平安。”
虽然也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但总是能谈笑风生,淡若清风。“有时候,晚上来灌溉,风清月朗,青翠的稻子,映着月光,很漂亮,心情好,就哼起歌来,随意哼,唱东唱西随意唱,虽然心情担忧不知道台风会不会来,或是有什么病虫害,什么天灾,也是无米乐,随兴唱歌,无米乐,心情放轻松,不要想太多,这叫做无米乐啦!”
另一条主线是进入WTO后,对台湾本土农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影片中以老人们对历史的回忆,辅以史片资料也贯穿了台湾的农业变迁史,面对国外廉价优质农产品竞争,这些老人也成了“末代农人”。
平实的生活、农耕场景配以音乐,立即升华,很喜欢其中穿插反复播放的那段纯音乐,居然也在无意中找到。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