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保姆
- 导演
- Larisa Sadilova
- 主演
- Marina Zubanova / Alexei Makarov / Victoria Isakova / Ira Shipova / Raisa Ryazanova
- 制片国家/地区
- Russia
- 语言
- Russian
- 上映日期
- 2005
- 又名
- Needing a Nanny / Babysitter Required(working title) / Needing Nyanya / Trebuetsya Nyanya / 女佣
目录
维拉和安德烈过着一种令人嫉妒的生活:他们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并且在风景优美的郊外正在建造一座别墅。这对年轻的夫妇雇佣了一群工作十分卖力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帮助他们造房子。他们勤勉的姑妈玛莎也来帮他们的忙。维拉和安德烈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保姆照顾他们淘气的女儿阿尔雅。
然而,自他们雇佣了一个古板的生物老师卡利娅作保姆之后,家庭不和谐的序幕拉开了。他们的温馨被打破了,句刺耳的言语足以引爆不和谐的纠纷,最终把他们表面的幸福平静的生活推向了深渊。事态发展得令人震惊,他们的女儿在夹杂着恐慌和快乐的生活中变得麻木,正如阿尔雅对于保姆卡利娅所讲的那些恐怖故事一样…
导演Director
大概是我今年在电影院里看的第五部电影吧。我其实还是喜欢在电脑上看电影,或者叫阅读电影,就像读书一样,随时可以翻回去。当然现在值得我翻回去看的电影越来越少了。所以在影院看确实也不错。不过这部片子看得十分痛苦,字幕不是贴片的而是在屏幕下方,将就着看吧。
从视听语言角度讲,这是一部风格很欧化的作品,导演偏好的长镜头和移动镜头,以及在单镜头内正反打的方式都很像达内兄弟的作品。大量的斯坦尼康的跟移、摇使得影片并不合适在近距离观看,习惯了稳定影像的人必然会头晕,比如我。但是这种风格我却很喜欢,它成功地提供了一个窥视者的角度,而且时刻提醒观众摄影机的存在。仔细想一想就会觉得比较有趣,在这么一个故事中,观众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另外一个标志性的特征是其中表现性的元素,所有观众记忆深刻的一个标志便是时时起降的飞机,噪音的大小,当时的天光以及云层的厚度都指称着保姆对这个家庭的介入和干扰。而还有一处很具有表现性的元素便是这所房子不停地在施工,这便可以理解成一种秩序的建立和对原有秩序的打破。在这样一种暗示之下,这个故事便看起来有趣了。
看到有评论说这部片子是在反映一种俄罗斯社会中的阶级对立。从这个角度讲当然可以,但我倾向于从控制和反控制这个角度来切入。保姆这个女人出于妒忌也好,出于报复也罢,其目的无非是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介入并控制这个家庭。她让小女孩离不开她,各种威逼利诱;她让女主人觉得她十分靠谱,除了装逼之外还利用小女孩来炫耀;她设计了男主人,拿住了他的把柄;她也设计了外籍劳工让他们被主人不信任,并不得不离开。这个女人真是阴毒,胜似李莫愁啊。难说警察来查护照那次不是她捅出去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动因,被男主人取笑或是妒忌这个家庭都可以,但是我还是觉得,是她本身的权力欲望在作祟。她想要的还是一种自己的秩序。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