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风景:少年看到了什么
- 中文名称
- 十七岁的风景少年看到了什么
- 英文名称
- Cycling Chronicles: Landscapes the Boy Saw
- 其它译名
- 17-sai no fûkei - shônen wa nani o mita no ka/17歳の風景 少年は何を見たのか
- 对白语言
- 日语
- 制片地区
- 日本
- 导演
- 若松孝二
- 编剧
- 出口出/志摩敏树/山田孝之/若松孝二
- 类型
- 剧情
- 主演
- 柄本佑
- 片长
- 89 min
目录
导演Director
1. Shima Films
2. Wakamatsu Production [日本]
1. Shima Films (2004) (Japan) (theatrical) (festivals)
乍看之下有些突兀,数秒之后便觉得有趣至极,随之而来的音乐更是颇有点大干一场的派头,这回不单没有中文字幕,甚至英文字幕都不完整,重要的是产地在日本......好在以自行车旅行为主题,语言并非障碍。看起来很舒服,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旅者何人?从面馆儿少年的对白隐约可以感觉出来他的身份,虽然没有直面说明,但故事的主人公,确实是杀害母亲后,遂骑单车周游日本的少年。
整部电影少年并没有多少交谈,寥寥无几的内心独白亦以字幕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作案的场景在空旷的沿途风光中间或闪现,音乐不时响起,风格多变,且饱含民间情感。相比于没有什么表情的少年,一路上所遇到的人们显得更为真实,更有表现欲,百姓的生活状态向观众传达着复杂的社会存在感,和重山、公路、雪景相得益彰。
影片几乎没有强调其主题,只是以少年为线索,不断地展现,再现(作案的回忆),展现,再现,展现。环境的声音被放大,使得影像更为立体,像纪录片的手法,给出很大空间。
不同的声音接踵而至,即便少年不在现场,也可以准确表达。
少年与人的第一句对话是“17岁。”也就是影片中文译名的由来,17岁的罪犯,成年与未成年的临界,社会接壤的地方,现实的起点,17岁可以代表很多事情,每个人都要面对亦都曾经历。只不过对这样一个电影中的角色而言,同时要背负更多影片之外的话题。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导演用冷峻的视角旁观这名少年,用少年这具皮囊窃取路人的回忆,影片中除少年外所有角色均呈现一种揭示的态度,其独白(少年并未过多参与对话)的语感和纪录片并无二致。我无意探讨这些台词是否预先安排或有所润色,捉襟见肘,这些都只是社会的边边角角,掺杂在民间小调中,朴素得令人诚服。
我最为留意的是少年在整部影片中所处的状态,因为本身木讷,再加上并未留出发挥演技的空间,故而成为地点转换和聆听故事的道具,有时是侧面,有时只是个背影,身着宽松的羽绒服,在空旷的乡间、海边、公路上奋力蹬车,面显难色,偶露倦容。
银色耳环,GBA,名牌自行车,这些对于同龄人并不陌生,书桌,转椅,母亲,更多行将腐朽的回忆准确地出现在少年脑海中,车轮在沙滩上的碾痕经潮水洗刷,并未留下什么痕迹。时而响起的音乐与歌声成为承载这一切的共鸣,来自民间,并无二致。
字幕并不完整,甚至大段大段的缺失,探讨的或许更多的是对战争对社会的反思。雅致的风景有如诗歌,合折押韵。少年的喘息在小提琴蜿蜒中得以强化,白晃晃的日光,挥动的棒球棍,在岛国穿行。
如果我是导演,同样会为大片的风光段落而着迷,舍不得下剪,扬起的海鸥,击碎的浪花,搁浅的小船,宁静的地藏菩萨,疾驰的新干线,飞逝的河堤,这些无一例外传达着海风的气息,而穿梭其中的少年在想些什么?思考。或者停止思考。
屈膝,蹬踏,微俯前弓,起身直立,双臂双腿甚至股腹都会麻痹,长时间的单车旅行无疑对人是一种磨练,如果不是背负着巨大的干系,或许值得敬佩。逃,也可以是追逐。远离,同样是前进。长途跋涉的杀人者在时间面前完全不像一个罪人,至少我被蒙蔽了,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影片真正想要传达什么?身负某种未知的意愿,少年在海边推着单车继续前行。
在夜晚展现回想罪案现场的时间在逐次增加,动作的幅度与画面的清晰程度都在详尽,但是对本质的揭示并没有更多意义。少年在雪中再一次推车前行,攀爬富士山的过程仿佛颇为不易,倘若人格本已有缺陷,而少年如何将一名受困的老妇人负于背上,一路蹒跚将其送至山腹的居所,又做何解?
战争二字在影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少年在纷飞的雪花中背身而去,老者孑身一人,跪坐着,口中唱着一首不知名的韩国民歌,兀自不停,海鸥在天空中滑翔,兀自不停。
“为什么我还活着,活在这里,如同某种笑话。”
那妇人在唱着自己,导演在唱着少年,17岁的风景,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