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本地郎
- 中文名称
- 外来媳妇本地郎
- 英文名称
- In-Laws, Out-Laws
- 其它译名
- Ngoh dik da gau fu mo
- 对白语言
- 粤语
- 出品时间
- 2004年
- 制片地区
- 中国香港Hong Kong
- 导演
- 高志森
- 类型
- 喜剧
- 主演
- 曾志伟 / 沈殿霞 / 郭昶 / 黄霑 / 余文乐 / 蒋怡 / 苏志丹 / 虎艳芬
- 片长
- 100 min
目录
导演Director:
2004年1月8日
1. 深圳电影制片厂 [中国]
2. 东方电影出品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外来媳妇本地郎,自2000年开播以来,至今活跃。这点我是感到很奇怪的。它的生命力怎么可能这么长?因为在30分钟的时间里,痛苦地看完了整集,我只觉得无聊。东拉西扯的故事,枯燥生硬的情节,哭笑不得的表演,令人汗个不停的对白。尴尬。尴尬不已。我记得10年前开播时,它的确是很轰动,立即获取了大众的青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黄金时段的半壁江山。那个时候看是津津有味的,时不时还会爆笑。记得我的一个香港的亲戚,青年爸爸,每个周末晚必做的就是捧着饭碗凑在电视机前面,看那个<外来媳妇本地郎>。宝贝儿子也落在一边了,整个超级粉丝。我异常了解他的心情。只是现在,它似乎已经不能吸引我的眼球了。PS,可能是我个人问题,所以我的挑剔就从个人观点来说。它应该改名为<本地媳妇本地郎>了。因为现在的剧已与原来那个名称<外来媳妇本地郎>相去甚远了,甚至已经变得毫无瓜葛。本来的拍剧初衷是很好的,很有创意。整个剧很有本土味,四个本地儿子娶了四个外地媳妇。整部剧的亮点应该是反映这个西关大家子生活的各种喜怒哀乐,而戏剧冲突应该是由本地与外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带来的。当初看,还有河南话,上海话,英语来撑撑场面,很有一番滋味,颇有看头。现在从头到尾,除了粤语,还是粤语,几个说是“潮汕人”的人也在讲粤语。这个还能说有“外地”的味道和感觉吗?虽说外地媳妇来到广州久了会被同化,但是连一句家乡话都不再说,这也太牵强了吧。外地与本地的语言,行为等差异都已经消失了。本来是整部剧的笑点所在,也基本没有了。查了百度,不知道该不该把它归到情景喜剧。它是有情景;但是,它已不是喜剧。我无聊想了想,怎么它堕落成这个样子?与“最初的”相差那么多呢?我想演员挑选是个问题。整个剧组的演员是发生了巨大的调动,带来的影响也是很致命的。“幸子”莫名其妙退出了,少了个挺具特色的上海媳妇;二哥莫名其妙不见了,少了个最大的笑点。(当然二哥扮演者郭昶的突然逝世也是一大无法挽留的损失。)这些在情节上都没交代太清楚。问题主要在“外来媳妇”上。媳妇的语言,行为各方面都有些脱节,没有外地味。首先,演员不符合“外地”要求。最令我觉得无语是二嫂一家子。本身二嫂是很重要的角色,演员演技也是可圈可点,也是剧中笑点的集中,但是她并没有外地的气质。话说她是个潮汕人,一家子都是,但是从未听过她讲潮汕话。即使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从未讲过。也很好理解,那些都不是真的潮汕演员,但是既然剧本设置了那是一家潮汕人,就得符合事实一点。就潮汕人来说,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哪一家潮汕人在一起时不讲潮汕话,讲起了粤语,还讲得跟母语一样溜。不真实。更令人心寒的是,为了伪装他们是潮汕人,就在对爸爸妈妈的称谓上做了手脚。我,身为潮汕人,长了这么大,还真是没听过哪个潮汕人把自己的爸爸叫“爸打”,妈妈叫“妈打”的。这一点我一直想不通。新加入的三嫂是很漂亮,可是语言和行为方式上一点也没有剧本所介绍的“四川妹”感觉。普通话,一听,就是常见的“广东普通话”嘛。一看,加上说得很溜的白话,整一个,不硬要介绍她是个“四川人”的话,那就是一个本地人嘛。又或者说,的确是广州的水土太厉害,养着养着,都变成了本地的了。还好是大嫂的抵抗力比较强。就情节方面,外围扩展太多,笑点少得可怜。有时候一部剧,讲的就彻头彻尾是贵元的事;阿娇的事;作家的事。康家人基本没怎么出现,要不就是最好硬邦邦地扯上点关系。本来就一部剧来说,是有必要进行人物关系的扩展,这样能够更丰富内容,而且也不算违背大主题—康家生活喜怒哀乐。并没有说邻里之间的事情脱离主题,可是扩展得太宽了,感觉就很没实质。再者,情节有些太过无聊,好像为凑剧情而凑剧情。不说它是喜剧,因为笑点真的是几乎没有。剧本方面本身没什么新奇,语言本身的喜剧优势又完全没有应用上,究其原因,就因为上面所讲,完完全全的粤语。搞笑性不强。表演方面也没什么亮点。表演变得很假很恶心。为搞笑而搞笑。其实一部喜剧要有一个核心的笑点集中者。之前是二哥二嫂两公婆挑起了恶搞重任,现在剩下二嫂一个人是难以挑起重任了。所以就将搞笑点转移到阿娇,贵元身上。但是两个人的搞笑并不自然,很恶俗。而且已经脱离康家太多了。笑是笑了,多是苦笑。我自己很喜欢的一部情景喜剧是<东北一家亲>,相对而已,二者的差异是很明显的。除了具体的原因,我想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来媳妇本地郎拍得太长了,太多了,太拖沓了。拖了10年,有多少东西拖个10年还能保持当初的活力,活蹦乱跳呢。为什么中国电影,中国电视剧总是这样?**第一部往往是最好的,**第三部往往就见不得人了。例子就实在太多。跳过。当第一炮打响了,急于求成,急于追求效益,追求所谓收视率,为火上加油,为趁热打铁,便常常胡诌乱造,与初衷渐行渐远。赶得快了,赶得急了,精华蒸发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不见得是精髓,却多是糟糠。宁可用一大堆赶出来的半成品来侮辱观众的试听,为什么不忍一忍,弄出像样的东西再呈现给大家呢?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好好定位,从长计议,把目标放在质上,而非量上。追求精品,那才可能得到长久发展。以上个人看法,不带针对性,当然也定有偏颇。“外”迷们,请不要计较呀。哈哈。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